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判7年! ① 信息类型(行踪轨迹、通信内容最重);② 信息数量(50条敏感信息就构罪);③ 违法所得(超5万直接升档量刑)
一、哪些行为算侵犯公民信息罪?
买卖信息
- 明码标价卖信息(如打包卖电话号)
- 用信息换服务(如送装修公司客户资料)
- 交换个人信息(不同行业互换资源)
非法获取
- 黑客入侵系统窃取
- 冒充客服骗信息
- 利用职务偷录信息(如银行/快递员工)
提供/出售
- 发骚扰短信/电话
- 帮人查开房记录
- 转卖快递面单
二、要判多少年?
信息类型 | 数量或金额 | 刑期 | 罚金 |
---|---|---|---|
行踪轨迹/通信内容 (如定位、聊天记录) | 50条以上 | 3年以下 | 1-10倍违法所得 |
财产信息/征信信息 (如银行卡、信用报告) | 500条以上 | 3年以下 | 1-10倍违法所得 |
普通个人信息 (如电话、住址) | 5000条以上 | 3年以下 | 1-10倍违法所得 |
⚠️ 达到上述标准10倍以上,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 → 3-7年有期徒刑 |
三、哪些情况会加重判刑?
!
从重处罚情形
- 卖给诈骗团伙:导致他人被骗钱
- 造成被害人自杀:信息泄露致严重后果
- 累犯:曾因侵犯信息被判刑
- 公职人员犯罪:民警/银行职员利用职权
✓
可争取减轻的情形
- 全部退赃:上交违法所得
- 初犯+认罪认罚:签认罪认罚具结书
- 协助破案:供述上家/下家犯罪事实
- 未造成实质损害:信息未实际被使用
❗ 辩护要点
信息真实性
辩护方向:
“部分信息是虚构或已过期的”
主观故意
辩护方向:
“不知是非法获取的信息”
数量认定
辩护方向:
“重复信息不应计算数量”
用途合法性
辩护方向:
“仅用于正常商业推广”
法律依据:
- 《刑法》第253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 《网络安全法》第44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