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签的合同可以作废! 因欺诈签订的合同可1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收集这3样:① 诈骗证据(录音/聊天记录)② 财产损失证明 ③ 报案回执
一、什么样的骗签合同能作废?
✓
能撤销的诈骗合同
- 假身份签约:冒充房东/老板骗签字
- 隐瞒关键条款:合同里藏高利贷/霸王条款
- 虚构事实:谎称"稳赚不赔"诱骗投资
- 威胁恐吓:"不签字别想走"
×
难撤销的情况
- 自己没看清就签字
- 口头承诺没写进合同
- 签字超过1年没维权
- 合同已履行完毕
二、被骗签合同后自救
1
24小时内做这些
- 电话录音取证:质问对方"为什么骗我?"
- 短信/微信书面质问:"你当时说XXX是假的!"
- 复印合同+保留原件
2
7天内收集核心证据
- ✓ 诈骗过程录音录像(需明确对方身份)
- ✓ 书面宣传材料(与合同条款矛盾的彩页/文件)
- ✓ 证人信息(现场目击者姓名电话)
3
15天内法律行动
- 向公安局报案:拿到立案回执最重要!
- 申请财产保全:防对方转移财产
4
1年内起诉撤销
- 准备材料:起诉状+证据清单+合同原件
- 主张赔偿:要求返还已付款项+赔偿损失
三、常见诈骗合同
🏠
购房/租房合同
- 取证重点:房源照片造假证明
- 关键动作:立即去房管局查产权信息
- 法律依据:《民法典》148条
💰
借款/投资合同
- 取证重点:资金流向记录
- 关键动作:申请冻结对方账户
- 法律依据:《民法典》149条
📝
加盟/代理合同
- 取证重点:虚假收益承诺证据
- 关键动作:收集同类受害者证言
-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23条
❗ 这些证据很关键
- 签约过程录音录像:要拍到双方正脸和合同内容
- 书面承诺材料:宣传册/微信记录需显示日期
- 财产转移证明:对方收到钱后立即提现的记录
- 第三方证明:中介/销售员承认诈骗的证言
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民法典》第152条:欺诈合同撤销权需在知道被骗后1年内行使。
- 《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数额较大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3-10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