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少数群体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情节轻重可能触犯:① 侮辱罪(3年以下);② 寻衅滋事罪(5年以下);③ 煽动民族仇恨罪(3-10年)。即使不坐牢,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
一、哪些歧视行为会坐牢
侮辱罪
- 当众扒衣/泼粪/强迫下跪
- 网络曝光隐私+辱骂(如发残疾同事病历嘲讽)
- 量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
- 案例:某公司主管因公开嘲笑员工口吃被判刑1年
寻衅滋事罪
- 拦路殴打少数族裔
- 在清真寺/教堂喷歧视标语
- 组织“禁止同性恋入内”活动
- 量刑:5年以下有期徒刑
煽动民族仇恨罪
- 网上号召“驱逐某民族”
- 编造少数民族吃人谣言
- 制作传播歧视性宣传品
- 量刑:3-10年有期徒刑
二、不坐牢也要赔钱
1
职场歧视
- 拒招/辞退理由:乙肝、性别、地域等
- 赔偿标准:3-12个月工资+精神损失费(最高5万)
2
公共服务歧视
- 餐馆拒接待残疾人
- 出租车拒载少数民族
- 赔偿标准:消费金额3倍赔偿+公开道歉
3
网络暴力
- 人肉搜索+恶意P图
- 建群辱骂少数群体
- 赔偿标准:精神损失费+律师费+删帖费用
4
教育歧视
- 学校拒收特殊儿童
- 教师侮辱学生出身
- 赔偿标准:转学费+心理咨询费+精神赔偿
三、被歧视了怎么取证维权?
①
录音录像
- 偷录歧视言论
- 拍下歧视标语/公告
- 关键点:要拍到对方脸+说话内容
②
截图存证
- 微信/邮件歧视内容
- 网页快照(用可信时间戳)
- 关键点:保留原始手机/电脑
③
证人证言
- 同事/同学书面证明
- 目击者联系方式
- 关键点:需证人出庭作证
❗ 歧视的惨痛代价
- 某火锅店拒接待艾滋病患者 → 赔偿10万+公开道歉
- HR群发“不招河南人”邮件 → 公司赔偿8万+开除
- 男子公交上辱骂农民工 → 行拘15日+赔偿2万
- 教师嘲讽学生“单亲没教养” → 开除+终身禁入教育行业
法律依据:
- 《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刑法》第249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就业促进法》第62条: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
- 《残疾人保障法》第59条:歧视残疾人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残疾人可依法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