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泽大读书会第十四期学习了毛泽东《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三篇文章,本期领读人毛洪辉律师详细介绍了三篇文章的背景和内容,14组成员及与会书友认真阅读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纲领性文献。
一、历史坐标:新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新民主主义论》诞生于民族存亡与道路抉择的十字路口。读书会首先剖析了文本针对的核心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并与当时国民党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论述形成鲜明对比。
毛泽东主席通过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矛盾,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需经历无产阶级领导、联合各革命阶级的过渡阶段,以此批判“一次革命论”与“资产阶级专政论”的谬误。
二、政治蓝图:联合专政与人民民主
读书会重点解读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以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为基础,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一设计最终演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形成“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独特模式。
讨论还延伸至1946年《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分析党中央曾对“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展望,以及解放战争迅速推进对原定过渡计划的改变。
三、经济探索:五种成分并存的创新实践
经济制度方面,新民主主义主张在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后,构建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成分并存的结构,旨在通过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过渡积累物质基础。原定十几年的渐进改造因历史变局加速,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
四、外交与内政的辩证互动
毛洪辉律师以丰富史料还原了文章写作时代的国际关系博弈,帮助书友们理解了当时对苏关系和对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毛泽东主席写作《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的背景。
本期读书会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论》两阶段理论,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核心——立足国情、动态调整。理解这段历史对认知当代中国政策演变、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衔接的重要价值。唯有扎根实际、把握主要矛盾,才能在时代巨变中找准前行方向。
泽大读书会第十五期线下共读活动即将开启!
本期读书会将于2025年10月30日(周四)晚18:00–20:30举行,围绕《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等经典文献展开深度阅读与交流,共同探讨文本的历史语境与时代价值。精彩篇章,思想交汇,敬请期待!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