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销售代理合同纠纷
结果: 法院支持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剩余货款。
亮点:
1. 第三方代付企业注销后的债权归属认定突破
2. 合同搁置期的诉讼时效抗辩破解
核心争议
1. 代付款“死无对证”?
付款方B公司已被吸收合并注销
被告否认收款与原告的关联性
2. 权利“过期作废”?
合同约定履行期至2016年
2021年起诉遭3年时效抗辩
破局关键动作
一、锁定代付关系(取证攻坚)
1. 查证B公司工商内档,确认其被C公司吸收合并
2. 获取C公司出具《债务承继确认函》,载明:
> “2014年X月X日向被告支付XX万元系代原告履行药品协议”
3. 结合被告向B公司发货记录(印证协议履行模式)
二、破除时效壁垒(构建3层防御)
1. 持续履约痕迹
2018年被告向B公司发货的物流单
2019年双方磋商药品存储的函件
2. 时效中断论证
> 根据《民法典》:2018年发货=同意履行义务 ; 2019年函件=提出履行请求
3. 合同状态定性
> 因政策原因合同处于履行待定状态,时效自2020年被告明确拒付时起算
裁判观点
1. 代付款归属:
“B公司付款行为符合三方合作模式,C公司作为债务承继主体已予确认,代付关系成立”
2. 诉讼时效:
“20182020年间存在持续履约行为,诉讼时效多次中断”
3. 货款金额:
“被告作为专业药企未尽举证协力义务,承担举证不能后果”
企业风控启示
三方代付必做
✅ 签订《代付三方协议》
✅ 付款备注标注“代XX付XX合同款”
合同搁置期必存证
每年发送《合同效力确认函》
留存所有往来函件/发货记录
政策变动后重签补充协议
合作方注销应急指南
1. 立即调取工商内档查注销性质
2. 内向债务承继方发函
> 本案胜诉核心:用企业合并规则激活“死亡证据”,以零星履约痕迹筑牢时效防线,为历史遗留合同纠纷提供标准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