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医院!整容失败!”
条幅一拉,朋友圈一发
再配上几段“声泪俱下”的小视频
一场医美机构的“社会性死亡”可能就此开始。
但问题是:这锅到底该不该背?
最近,河南周口妇产科专家邵晓蓓因网暴跳楼的悲剧,让医疗(美)机构的舆情应对再次成为焦点。因此处于风口浪尖的医疗(医美)机构如何自保,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成为医疗(美)事业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命题。
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拆解医美机构的“舆情生存法则”,如果医疗(美)机构无过错,那么坚决维权是可以选择的路径:
赵某某在2020年7月2日在该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外切眼袋术。术后换药左侧下眼睑出现淤血肿胀。赵某某以整容失败,于2020年8月3日在淮北人APP上发表“你们言而无信”的贴子,在微信朋友圈连续发贴,还在该门诊部楼顶平台展示 “黑心医院 整容失败”条幅,并扬言跳楼,持续数小时,现场大量人员围观。后又扬言在医院喝药。严重影响该门诊部的正常运营。
法院认为:在未经相关部门确认该医疗美容门诊部是否负有责任的前提下,擅自发布大量负面影响消息并公之于众。这些行为影响了社会群体对某医疗美容门诊部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判断和决策。这损害了某医美门诊部作为民事主体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商业信誉。
法院判决:赵某某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赵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在淮北市市级报纸以及淮北人论坛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内容须经本院审核,费用由赵某某承担)。
此案例说明,该医疗美容门诊部在认为自己并无过错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依法维权的诉讼路径。从而以胜诉的生效判决来修复自己的商业信誉。

如果医疗(美)机构有过错,那么按危机处理原则处理是可以选择的路径:
翁某某因肺癌晚期在哈尔滨某医院ICU住院两个多月时间里,共花费医药费400多万,其中外购药品250多万,医院收取医疗费用140多万。最终翁某某仍因疾病的原因而过世。翁某某亲属在办好后事后,要求医院出具相应的翁某某医疗费清单,在查看清单时发现,有一天使用206瓶500毫升生理盐水的情况,有一天的输血量两倍于人体上限的情况,连翁某某严重过敏的氨茶碱也出现在收费单上……因此向医院进行投诉。医院于当年8月组织人员进行自查,但自查的结果是:不但没有多收,反而认为少收了钱。
后来此事有官媒记者前来采访,接受采访的人员各自为政、表述混乱,经媒体报道后成为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均知晓的新闻事件,对于医院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该医院面临这样的危机事件,没有遵循“发现要早、处理要小,查找真相、统一口径”的原则,没有抓住自查时与患方协商解决的机会,最后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从以上案例表明
对于患者(求美方)
发生纠纷后,应当依法维权,可采取双方协商、调解、起诉、投诉、举报等,避免采取过激的形式。患方在维权时,所曝露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真实,并避免使用攻击、侮辱性语言。不能擅自披露他人个人信息。
对于医疗(美)机构
对于自己有过错的情形,建议早介入早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如果发现有侵害医院名誉的不实视频、图文,应及时整理成初步证据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反馈。告知患者依法维权,否则其侵权行为会承担法律责任。医方必要时报警、诉讼维权。
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从业者的专业自律,也离不开法律规范的保驾护航。在复杂的医患纠纷中,事实认定往往涉及医学专业与法律判断的双重维度。
泽大所医美律师团队将持续深耕医疗美容领域,期待以专业的法律服务和行业洞察,为构建更加透明、规范的医美市场环境贡献力量。